當前位置:
首頁
> 資訊中心> 專題報道

共筑友誼橋梁,同唱奮進之歌

——泰國華富里鐵路項目連續梁80米主跨合龍紀實

發布日期:2022-11-10   信息來源:國際公司   作者:管湛欽  字號:[ ]

江碧鳥逾白,山青花欲燃,高處俯瞰,一條“銀色長龍”橫跨在華富里河上,以綿延沃野、橫空出世的氣勢,為正在開展的施工大干增添了濃厚的氛圍。

開山破石,遇水架橋

2018年,海外四局人來到曼谷市北部,開始建設泰國窄軌鐵路華富里—北欖坡段項目。項目線路起點距離曼谷市中心約122千米,總長28.276千米。主要合同施工項目有施工便道、樁基、承臺、墩身、節段梁與I型梁預制、節段梁與I型梁架設、47.5+80+47.5米連續梁1座、60+100+60連續梁1座、路基施工、鐵路橋施工、橋面系施工、道砟鋪筑施工、鋪軌施工。

工程量大、時間緊、地質條件復雜成為了阻擋項目建設的“三座大山”,但一想到項目建成后將極大改善當地居民的出行,帶動當地經濟發展,參建者們就下定決心,就算再難,也要戰勝這些困難和挑戰,修好這條“連心路”。

項目施工范圍內高架線交錯縱橫,而且正線大部分位于農田、跨既有鄉村公路及灌溉渠,初來乍到的參建者們面對復雜的施工環境,以及施工工藝不同、環境保護嚴等各種不利因素,只能“摸著石頭過河”,開始時施工出現設計變更頻繁、環節不順、進展緩慢等問題。

“摸石頭”不是長久之計,“搭橋”才是上策,于是項目部開始進行外部協調工作,與地方政府、公路局、灌溉局、供電局和當地村委溝通。一開始,當地居民對項目建設十分抵觸,項目部便加大外協力度,組織人員到各個村莊走訪溝通,找出利于雙方的解決方案,最終使掣肘問題得以逐一解決。

此外,項目部結合當地河流、水道分布較廣的情況,對自身施工工藝、進度和計劃進行優化,研究解決阻礙樁基施工的圖紙滯后、道路改移、高壓線路遷改等難點和卡控點20多處,并對不同工區施工進行任務分解,確定節點目標,制定激勵措施,將節點目標、責任和壓力層層傳導,自上而下形成一股合力,廣大建設者開山破石,披荊斬棘,共同推進項目一步步展開。華富里鐵路這條凝結著中泰人民深厚友誼的道路,在廣袤的原野上以日新月異的形象不斷崛起、延伸。

一鼓作氣,迎難而上

隨著施工持續推進,到了連續梁施工的關鍵時期。項目部全體員工面對挑戰,一鼓作氣,迎難而上。

面對連續梁0號塊鋼管支架及懸挑支架施工工藝與當地常規做法不符,施工方案審批受阻的挑戰,項目部開始市場調研,努力找出一條既經濟又合理的解決方案。在調研中發現能夠在泰國設計掛籃單位僅只有一家,而且張拉施工在泰國屬壟斷行業,監理認可的施工單位也僅有一家。在泰國設計制作的三角掛籃參照歐標規范,材料所采用的是日本SS400,泰國生產制作廠家少,材料需要從國外進口,生產成本昂貴,而國內廠家也寥寥無幾,價格不具備優勢。

于是項目技術人員搜集材料的強度和性能檢測報告,提出采取泰國設計、中國制造的掛籃方案,并經過與監理等深入溝通,以國標Q235替換日標材料,經第三方SGS做現場檢測后運用于連續梁建設當中,開創了中國三角掛籃在泰國使用的先河,不僅為項目節約成本400多萬泰銖,還獲得了業主監理對中國技術、中國制造的認可和信任。

聚沙成塔,未來可期

2018年至2022年,鐵路逐漸延伸,主橋合龍貫通,每一步前進,都承載著中屬員工的團結和奮斗,他們齊心協力,唱響了華富里河上的奮進之歌。

2018年,具有日企工作經驗的人力資源經理波伊來到了項目部,4年時光一晃而逝,她與泰國華富里鐵路項目一同成長,見證了項目各項重要節點實現,成為了“多項全能”的復合型人才。

剛來到項目部的波伊,只是進行清點工地每日到崗人數、登記考勤和記錄人員。經過不斷學習各項屬地員工管理的制度,優化自己的工作方式,現在她不但負責泰國華富里鐵路項目部屬地人員招聘和培訓,還接手了員工考核、人員管理、薪酬管理、行政事務管理、對外協調等工作。4年里,她在人力資源的崗位上已篩選簡歷超過2100份,面試人員超過900人次,招聘260人次,制定屬地各類管理制度和規定29項,使項目部屬地人員管理更加制度化、規范化、科學化。同時,她也在與同事相處的過程中,感受到了中國同事的包容和溫暖,成為這個“大家庭”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。

同年來到項目部的尤余與波伊不同,畢業于工程管理專業的他,剛來到項目部就因為“顏值高、學歷高、名次高”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。剛到項目部時,尤余被安排負責安全生產的巡查工作,工作不適應、專業不對口、溝通不流暢等困難讓他十分抵觸。

經過師傅的開導后,他調整心態,圓滿完成每項工作,積累了豐富的經驗,現在他成長為項目部安全環境工程師,主要負責施工現場環境保護工作、安全管理及內業資料工作。

“能和大家一起建設我的家鄉,讓它變得更好,我感覺到十分榮幸?!庇扔嗾f。

4年的建設,無論是施工、活動還是各項專題培訓,都有屬地員工的身影。他們來自緬甸、泰國等國家,在項目部各崗位、各工區成長,是施工生產的生力軍,也是項目化管理進一步充實和豐富的具體體現。

千百年前,遺存于記憶中的“絲綢之路”,風鈴搖曳;千百年后,華富里鐵路仿佛歲月通道,將前世的光燁與現代連接,在建設“人類命運共同體”的今天,成為溝通中泰文化的橋梁。任時光流轉,這條路始終以磅礴的氣勢,橫跨在華富里河上空,它奏響的團結發展樂章,正成為促進共同發展、實現共同繁榮的最強音。




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

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无码一级a免一级a做免费线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