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散文】上善若水,為人之道 | |
| |
上善若水,出自老子的《道德經》:“上善若水。水善利萬物而不爭,處眾人之所惡,故幾于道。居善地,心善淵,與善仁,言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動善時。夫唯不爭,故無尤?!?/p> 記得上初中,學校教學樓貼著上善若水四個大字,懵懵懂懂,不知道什么意思。慢慢長大了,出了社會開始工作,和形形色色人打交道,不免會碰一鼻子灰,每當此時多希望能懂得一條至上為人寶典;在社會物質充裕的今天,又應該以何種價值觀、人生觀立足生存。于是,我想到了上善若水,通過結合自己淺薄的社會經驗積累,稍稍能懂上善若水之小部分為人之道,同時也對古圣賢者悟出如此高深大道而驚嘆不已。 人生一路前行,也若一條河流,越流越廣闊,眼界越來越開朗,閱歷見長,對生命的體悟更加深刻,那些早些時間不能明白的道理也就明白了。 水流遇大山則繞行,遇峽谷則收縮,為人學會能屈能伸,韓信能忍胯下之譏而有后日之成功,孫臏能受斷足之苦而有《孫武兵法》,司馬遷能忍“腐刑”之恥辱而有《史記》,人生難免起起落落,心胸要開闊,要有包容力,學會忍耐一時,厚積薄發,有所作為。 水在山間罅隙能生存,在沙漠也能澆灌一方綠洲。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?,F今社會大學畢業生,很多不能自立自生,做了啃老族,真是悲哉!高不成低不就,專業和工作不對口等等的原因,就是不能自立自強的借口罷了。作為高知識分子,定將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”背的爛透,但是能知行合一,又有幾人。能明上善若水,又有幾人。 水是講誠信的,千山阻隔,沙漠吞噬,都阻止不了他和大海的諾言。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——為人謀而不忠乎?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傳不習乎?”誠信是為人立足之根本,講誠信才有人與之交,在相互交往中學習他人長處,提高自我;對待愛情要信守諾言,忠貞對方,不能朝三暮四,這樣的人是得不到他人真心相愛;對待國家要忠誠,不做出賣國家,有損國家利益的事情,唇寒齒亡,國破家豈能在? 水是與世無爭的。諸葛亮說,非淡泊無以明志,非寧靜無以致遠。人生一路,需要走走停停,每日三省其身,尤其在今天,社會急速發展,各種信息充斥耳邊,我們很容易被錯誤信息誤導,這時,需要靜心思考,明確自己志向在哪里,有必要追求那些徒有其表的虛榮繁華嗎! 水源遠流長,生命卻是短暫過往,先哲所言,上善若水,是為人的大道理,需要世人多去研究領悟,關于水的話題,道不盡,關于上善若水,為人之道,也是每個人畢生去學習、頓悟。 | |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