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四局先鋒】劉治文:懷匠心 煉匠行 筑匠夢的“鐵漢子” | |
| |
在永登莊浪河項目施工現場,有這樣一個甘肅后生,皮膚黝黑,背影堅毅,晴天一身土,雨天一身泥,十四年風雨兼程,攻堅克難,苦干實干,先后參與了白川水電站、陜西米脂姬岔風電項目、西藏項目等十余項項目的施工建設,足跡遍布半個中國,西至神秘美麗的青藏高原,東達地形復雜的黃土高原,他就是永登莊浪河項目副經理劉治文。 用擔當詮釋忠誠,再苦也甜 項目部進場初期,面臨疫情肆虐、人員短缺、工期緊張等一系列難題,劉治文統籌策劃、務實管理,帶著項目團隊根據設計圖紙,多次勘察了解施工現場條件及周圍環境,確定建構筑物保護措施及既有線路防護方案,并反復對各種施工方式進行推演,對存在爭議的區域,嚴密論證后進行試探性施工,對于容易產生變更的區域,施工時預留出糾偏空間,確保不返工,不影響正常進度。 進入施工黃金期,項目掀起大干熱潮,作為負責施工生產的副經理,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,頂著烈日在現場四處奔波成為了他的工作日常。哪里施工跟不上,哪里便能見到他忙碌的身影,整整一個月,他都未曾離開過工地。同事常常調侃他是“鐵打的拼命三郎”,夜班他是“月亮不睡他不睡”,白班他是“風里雨里我都在工地等你”。 在加班加點趕工期的基礎上,他深知,面對施工任務,分秒不可耽擱,對此,劉治文緊繃的弦也從未放松過,天天在項目工地、駐地監理、設計部門、業主之間來回跑,要么與分包隊伍討論設備配置,要么與設計人員勘察設計路徑,要么與業主一起商定優化方案,溝通聯系協調監督交底,設備、人員實現科學調度、最大利用,做到了有問題,第一時間發現,第一時間解決,保障了施工生產進度的有效推進。 用實干詮釋盡責,再難也干 “披星戴月,廢寢忘食”是他的工作常態,“加班加點,鏖戰通宵”更是家常便飯,他一到現場,就即刻進入搶工狀態,發揮“白+黑”“5+2”連續作戰精神,哪里人手不夠他就自己上,肩扛、手抬、搬運各類材料,技術交底、對接方案、協調施工.....困了就在臨時活動板房趴一會,餓了,就吃最節省時間的大包子,在他的帶領下,項目部施工進度高速推進,因為甘肅省突發疫情的影響,在不到一個月的有效施工期,提前10天完成了柳樹鎮段土地整治和相關水利配套設施施工任務。 由于施工點多、線長、面廣,安全文明施工標準高、要求嚴,最多的時候28個工作面同時施工,各方關系錯綜復雜,管理跨度大,協調難點多,劉治文在圖紙上把這些工作面逐一進行標記,并詳細分析各個工作面的重點、難點及安全管控要點等,并隨身攜帶一個小本子,里面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各種數據分析、方案演算、工序安排,技術問題、質量要點、安全隱患等,經常已經預先開好了“處方”,等需要時只用根據情況稍做調整即可“下藥”。這一做法,對于工期緊、任務重的施工來說非常奏效。 保安全、重質量、抓進度,劉治文在工作中不漏過一個疑點,不放過一個死角,不疏忽一個細節,“項目沒有小事,每一個細節都得嚴肅對待,施工要進度更要安全”是劉治文一直以來的信念。 自項目開工以來,劉治文就給項目全體人員定下了對質量瑕疵零容忍、把打造精品工程作為貫穿項目始終的總體目標。他以自身的“硬”手腕,將管理的“硬”道理落到實處,施工過程中時時處處‘貼身緊逼’,每一個環節他都親力親為,深入分析存在問題,查隱患、堵漏洞、排事故,發現一處及時整改一處,不拖不留不過夜。有時遇到一些施工瑕疵,勞務作業人員會說“就這一點點,誰也看不到,不會出啥問題的”,劉治文立馬斬釘截鐵的說“你這一點點,他那一點點,工程的質量和安全誰來保障”。正是這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“死磕”精神,助力項目部在保證質量進度的同時連續實現安全責任零事故目標。 用有為詮釋履職,再累也值 “撲下身子工作,主動擔當作為?!笔莿⒅挝慕洺煸谧爝叺囊痪湓?。為確保如期完成年度節點目標,他以身作則,發揮模范帶頭作用,帶領項目部全體黨員進入施工一線,戰高溫斗酷暑,助力項目施工生產,緊張有序配合測量部門在大同鎮、龍泉鎮、柳樹鎮、紅城鎮等標段進行放線等工作,全力以赴保工期,搶進度。 夏季施工天氣炎熱,工人們容易精神疲憊,劉治文見此景象,主動帶領項目人員持續性地向一線工人贈送清涼慰問, “一線工人們吃的好、休息的好、才能干的好?!边M入暑期后,為減少高溫時段施工降低安全風險,劉治文又及時調整了施工現場作息時間,讓工人們擁有了充足的睡眠?!霸谶@么熱的天氣,中午不施工,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,順便還能吃上一頓西瓜、喝上一壺涼茶。我工作起來更有干勁了”。一線作業員工雷光榮擦著頭上的熱汗高興的說道。在最熱的7、8、9三個月,項目部施工生產科學規范有序推進,最終取得了階段性勝利,提前一周完成了大同鎮段的土地整治和柳樹鎮段2座塘壩的建設任務。 甘肅疫情全面爆發,所有的施工生產全部停滯,生活物資短缺,疫情的防護和職工的健康安全成了項目部的頭等大事。面對巨大的壓力和疫情的嚴峻性,劉治文帶頭亮劍,主動請纓,“工程雖然停工了,可防疫工作不能停。我來負責項目部防疫物資的儲備、食堂菜品和生活必需品的采購,一周2至3次的核酸檢測工作我也一定會為大家協調好?!币惶齑驇资畟€電話與政府、當地疫情防控部門、菜品供應商、防疫卡口點協調溝通,保障了疫情期間員工的正常生活物資。 在完成項目各項工作之余,他憑著一股子不服輸的鉆勁兒、拼勁兒,經常神情嚴肅,茶飯不思,不是在鉆研圖紙就是在思考施工方案,有時甚至凌晨三四點還在鉆研,經過反復思索、修改和完善,終于使得自己滿意,這才“放過自己”。 “學以增干,勤以益智”這是劉治文日常的真實寫照。憑著一股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“韌勁兒”和“倔勁兒”,他僅僅用一年時間,便獲得《一種灌注樁擴孔設備及擴孔施工方法》一項發明專利,《風力發電機吊裝滑輪組》等9項實用新型專利。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,千里之行始于足下。從一名普通的技術員成長為項目的副經理,從白川到西藏,從陜西到青海,這跨越的不僅僅是大江南北,是劉治文懷匠心、守匠情、踐匠行、筑匠夢的十四年,也是他厚積薄發、拼搏進取的14年。 | |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